会看上嘉这种烂人
-----正文-----
第七章 烂人
两位蛾使出去探路了,我在厅房门口煮着药,顺便用艾草熏了一遍旅店。雨总是下个不停,丝雨如风,我坐在门口守着药,从农舍小路看过去,是一座小石桥,在往上看群山皆是水雾,看不清山头。
婆婆端着盘子过来,“肚子饿了吗?我做了些青团点心,吃吧。”
没想到有点心,我高兴地吃起了香绿的青团,婆婆看到我头发散了,便给我梳头发。我的确不会梳头,一向是母亲与侍女梳的,刚刚做了会事,大概是勾到哪儿头发都散了。
婆婆打来一盆井水,沾了点头油便替我梳头,我与她闲谈着,聊起郭嘉,她说郭嘉昨晚病得不轻,不停叫娘,今早竟然好了大半,对此她很惊讶,又听我说是医圣开过的方子,求我把方子留下来,应该能救不少人。
“那书生,还以为熬不过去了。”
我说:“他就爱装模作样的。”
话音刚落,背后传来郭嘉的声音,“淑女背后议论人,真是小性。”
他换了一身百姓常穿的白衣,一手拿着竹简和烟杆,拄着我的伞,慢慢坐在了墙壁边的竹席上。
从早上开始我便好奇,问他:“你在看什么书?给我讲讲。”
“就是本野史,名叫《徐福出海传》,始皇帝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找仙药,最后到了扶桑国,扶桑国与我们这的人不一样,皮肤颜色都有五种,还有红的,青色,黑的。”
“后来呢?”
郭嘉打了个哈欠,眼角下垂着,懒懒地靠在了墙上,把玩着烟杆,问婆婆有没有火。
风寒不能饮酒抽烟,我刚想呵斥他一顿,门外却又是一阵熟悉的欢声笑语。先是一个身着紫衣的艳丽女子抱着月琴踏过门槛,剩下的姑娘鱼贯而入,跟着他们一块的男人照常守在门口,是前两日我们遇到的歌女一行人。
“嫣红?这可是几年不见了,来吃点青团,没记错的话,上次还是同太守上山踏青来着。”
“唉……这些年不太平,太守换了又换,踏青都没心情了。”
婆婆认识歌女,与她寒暄了几句,她肚子也饿了,吃了两块点心,接着走到郭嘉身边,叉着腰,一把揪起了他的耳环,皱着眉头凶巴巴地说:“郭奉孝,一声不吭就走了?可让老娘逮着了,这叫什么来着?”
“我的心头肉,我这不是有正事吗?你瞧我都病了,怎么忍心……”
还没说完,嫣红朝他心口踹了一脚,他靠着墙,捂着胸口笑着,对于他这个人,不管什么事,他都是不所谓的,就算是杀了他,取他的命。
“气也出了,心头肉,分我几口酒吃嘛。”
嫣红给了他一巴掌,“少来这一套!”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嫣红转过头看了我一眼,又是扯着郭嘉的长耳环,问:“好呀你,正事?满嘴瞎话!从哪拐来这么水的妹妹?”
我插嘴说:“染了风寒确实不能饮酒,这药凉了会,快喝了。”
看到那一晚黑色的药汁,郭嘉面色变得很难看,嫣红却不管那么多,心领神会,拿着碗都给他灌了下去,他这才不说话了,趴在席子上咳嗽不已。
“婆婆,垂髻早就过时了,让我来,你去大伙做点饭。”
她像一只活泼的小鸟儿跳过来,从婆婆手上抢过梳子,重新给我梳头。她确实很会梳头,梳齿轻轻拂过头发一点都不痛。只是她说话说个不停,问我年龄、老家、是否婚配,我沉默着没回答。
“喂,别打主意,这是世家的女公子。”郭嘉缓了过来,捧着心口认真地说,“若是女公子有什么事,另有十八路诸侯来讨伐嘉。”
“狗东西,你才是别碰这孩子,女孩子的名声,还有姻缘都要被你搞坏了。”
江东人大多热情泼辣,她抓着郭嘉骂了几句,却温柔地摸了摸我前额的刘海,从自己的发髻上拔下一只珠钗簪在我的头上。
“多谢嫣红姐姐。”
我对她道了谢,她抱着月琴回了房,我听到了乐曲的声音,十分哀婉的调子,天又多阴沉了几分,落下几滴雨来。郭嘉适才一直读着书,见我们这头好了,他从席子上起身,本以为他要去找嫣红她们,但他抓着伞走到门口,问我:“女公子,出去散心吗?”
“外头风大,你最好在屋里养着。”
我琢磨不透他,他脸上罕见地没有什么笑意,很平静地望着远山,“你对我很好奇,是吗?若是寻常人,会因女公子青睐沾沾自喜,嘉再怎么自大,也不认为女公子会看上嘉这种烂人。”
我的心中纠结挣扎得痛了起来,他走入了无边细雨中,朦朦胧胧的身影,像我第一次见到他那样。
我挂上了褡裢,悄悄握了一把,确定行医钢刀装在里头,便跟着他走入了雨中,“我确实想问你些事儿,只是不知从何开口。”
只是这次,他没有丢掉伞,而是给我遮住了雨。
-----
文和:乐~不愧是咱蛾部的好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