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撩大褂跪尘埃,天地之间寻真理。
-----正文-----
轻撩大褂跪尘埃,天地之间寻真理。人啊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相声到最后说的不过就是人性和现实。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都说这说书啊是最不容易的,现编啊容易被发现。我不一样,我的书啊就是我编的,想到哪说到哪一点都不耽误。要是有这么些个逻辑上的问题您就当做没发现,今儿我们来说说这德云社。
这开头啊就有爷说了,这都2120年了这德云社还用你来说啊。我得给这位爷解释解释,这德云社那可是百年老店,这其中得有多少的趣闻轶事,我挑几个给您说说也算是逗得您一乐不是。大家都说对这德云社了解的不得了,那我们就朝着根处说说。这想当初郭先生创立德云社的时候可谓是举步维艰。说到这您可就问了,这说相声的怎么就那么艰难了。您是不了解,这说相声可不是只跟我们想的似的站在这四方台对这各位就行了的。用郭先生的话来说,说相声开班设那可是替祖师爷传道来了。
这德云社才开始也不过就是郭先生自己的一个志向,班社在哪个年代不少可不是唱大戏的就是国家办的。郭先生一开始也想投身这为国为民的伟大事业啊,可是几亿人里有这志向的可真是没多少。那个年代相声哪比的了那些一看就笑的小品啊,大批量的人上了台就奔着跟大家见面去了。郭先生自然而然的也就被这大流推到了时代的角落去了。但凡这换一个人他也就改行了,可我们郭先生没这么想,带着自己的一身技能东跑西颠寻找着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都说这万事开头难,既然开了头了剩下的只有发展和坚持。在座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当年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您别误会这可不是你们想的什么口号啊,这是郭先生手下的一批弟子。熟悉德云社的人都听说过这郭先生可是收了近千名徒弟,大家熟悉德云社里不少老先生但凡是沾这八个字的都是郭先生的弟子。大家这的惊讶我能体会到,是不是很难以想象这么多的老先生都是郭门弟子吧。
以前总有人质疑,这相声不就是一堆的老头坐一起做喜欢听的东西吗?实际上大家都是对这相声不了解。相声这个东西那可是基于传统结合现代元素的一门儿艺术,听过的大家都知道这出彩的都是和老段子相关的。这相声几百年的历史能留下来是有原因的啊,这位问了那小曲小调也是艺术吗。小曲小调是什么啊,那大多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据故事和发生的事情改编的。你能说这不是艺术吗?
我们话说回德云社,这几百年的王朝都有风雨飘摇的时候。德云社这些年下来也出过不少叉子,从当年几个班社之间的争锋相对再到后面大家的和睦相处,你不得不承认在大的环境下德云社这么些年能走过来不容易。很多人印象里德云社的班主那是做事决断有度的大家风范,上了年纪的朋友可能有所了解。想当初郭先生在世的时候我们郭班主那也是乖乖崽,跟着爸爸身边那可比我们现在的小郭班主乖多了。
要说相声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这些年德云社给大家带来的欢乐可不是我三两句就能够说清楚的,我记得前段时间我在德云社剧场那遇见一小孩,小姑娘长得特别好看。我路过的时候听她和朋友说他们家到她这听德云社已经是第四辈儿了。其实大家看看身边,来听我说书的大部分也就是二十岁左右的小小子,这门儿艺术早就不是只有老古董们才会看的了。
以前大家总喜欢说德云社是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可是大家都没看见过当初郭先生的用心和我们现在这些老先生的努力。你以为这些个老先生是一朝就会的吗?那不是得练吗,不说个十年八年的你会认可吗?大家拿出手机查查,现在的老先生哪一个不是说了一辈子的相声。再看看你们捧的这些个角儿,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喜欢这个的。书至此处大抵也要完结了,都说是自己编的了多说倒是也没什么意义。
有人问我是谁,我啊只是这百年之间的一个旁观者。看着这世态炎凉看着这人情冷暖,若想知道这书的后文了,等我哪天再拿起这一方醒目再与你细细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