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故事纯属虚构
-----正文-----
她叫尤加利。
尤加利不是真名。
这是个故事,不是现实。她有平平无奇的现实的名字,但为了不让熟识的人找到现实生活中的蛛丝马迹,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要隐去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大部分的真名。除了故事中人物的名字外,尤加利还是一种桃金娘科植物的统称,还是花店里一种配花植物的名字。这种配花是近几年才在一线城市兴盛起来的。而十一岁的尤加利是在家里发现了一本《世界植物欣赏》,书里记载着这样一种植物。
尤加利被‘尤加利’三个字召唤出了青春期的细腻心情。
和她熟识的朋友都知道她有这个别号,在这个故事里方便起见,我们也一律这样称呼她为:尤加利。
没谁会介意身边的朋友给自己起个别号,这是芝麻小事,对于陶克婉来说也是如此。但这件小事算芝麻小事里的芝麻糖仁,陶克婉爱死尤加利这个名字了。
陶克婉是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这是个颇有些俗套的爱情故事,有青梅竹马,有久别重逢,桥段是平凡生活里的桥段,桥段并不新颖,桥段要连着这两个人相遇了。
陶克婉走在桥段的这头,桥段的那头就是尤加利。
陶克婉被暗光晃了眼睛,以为全世界只剩下一个尤加利了。但实际上,是医药大学的迎新晚会只租到了两颗300w的灯,两束细光全打给了舞台上的表演者尤加利了,那些大一的学生观众们都成了漆黑一片的不存在。
歌是尤加利早就在微信里给陶克婉唱过一遍的,但没现在这个气氛环境煽情,陶克婉在微信的对话框里打给尤加利:挺好的,谁的歌。
消息发过来,尤加利回到:你最爱的小天后蔡依林的歌。
我早就不听蔡依林了。——陶克婉回复
新专辑还挺有意思的。——尤加利发送
多年以前,陶克婉喜欢过一段时间的蔡依林。那时大家多少都会喜欢一两个歌手或者乐队组合,普罗大众爱周杰伦和蔡依林,真真假假的文艺青年爱孙燕姿,真真假假的个性青年爱五月天或者飞儿乐队。当时的Jolin还是个唱着“我要送你日不落的爱恋”的美貌小甜心,而陶克婉还只是个小孩,最爱朗朗上口,甜而微腻的情歌。
唱的怎么样?——尤加利
挺好的。——陶克婉
这是承载自己一小段青春岁月的偶像歌手蔡依林的歌。(后来陶克婉又喜欢上了林俊杰和苏打绿)刚得知此事之时,陶克婉吃惊了一下,转而就搜了天后的新歌来听。其实也算不上是新歌,一年之前的歌了。
陶克婉边听歌边和尤加利微信聊天。陶克婉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首歌,翻了整个专辑的歌来听,于是陶克婉又重新喜欢上了蔡依林。
陶克婉的家乡是个北方的海滨城市,大海把城市的气温调节地恰到好处。城市四季分明,让人们四季都有衣服可更换。夏天不会热得过分,冬天也不会冷得过分,春天还有花朵盛放。
陶克婉那时候留着比童花头更短更薄一些的头型,稍微动一下脑袋就藏不住耳朵。陶克婉的妈妈名叫言柳,是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工作上挑不出丁点问题,为人也热情仗义。经常地,她会给那些躺在妇产科小病床上没人理的产妇或者打胎的小丫头煮红糖土鸡蛋,橘红色的鸡蛋黄,红糖放得足足的,给消毒水味的病房带去一点暗红色的甜味。
言柳见多了委屈着泪眼来打胎的小青年,也见过了妇产科里的冷暖故事。她认为女儿绝对不能走上早恋的道路,那条路通向早孕的中转站,然后再通向婚姻生育不幸的结局。于是言柳不动声色地让女儿陶克婉规避着更早一辈人认为的‘女性美’:包括长发、短到膝盖以上的裙子、紧身鲜艳的衣服、有露肩漏腰漏胸风险的衣服等等,这些都通通被言柳隐秘地放在了陶克婉十八岁之后的服饰规划里面。
陶克婉和尤加利是小学同学,五年级之前两人都不熟。小学时期的尤加利成绩忽高忽低,而陶克婉年年都是名次不下前三的三好学生,因为长相可爱,又是主持演讲都被老师指派的小大人,两人根本不在班级的同一个阶级里。
陶克婉的印象中,尤加利在小学班级里是个孤僻的小可怜,没什么招人讨厌的地方,但也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嗯,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尤加利长跑还不错,在运动会上能拿名次。两人所在的四班有八十个小学生,陶克婉这种活泼聪明的很容易拔尖,尤加利这种内向安静的很容易被忽略。
那天是美术课做手工,言柳每次都会把美术课要用的材料准备得整整齐齐。但偏偏是昨天晚上,言柳要做一个医院要用的告示牌,就临时征用了陶克婉的剪刀和胶水又忘记放回去了,于是今天的美术课上,陶克婉的材料包里没有了剪刀和胶棒。
小学生在文具上很能斤斤计较,陶克婉周围的一圈好学生们多半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在美术课上做出能被老师夸奖的模范作品,于是一把剪刀一张彩纸都难以大方地借给别人,特别是陶克婉这种有力竞争对手。况且剪刀和胶水又是手工里出现频率很高的用具,两人用一把也不方便。
不爱说话的尤加利坐在陶克婉的后排,专门被老师用于隔离爱讲话的活泼分子。当然,陶克婉也被算在爱讲话的活泼分子里面。
小孩子知道分享是会被表扬的好事,但天性中又不愿意分享,扭捏的表演无非都是,剪刀和胶棒,我不愿意借给你。而和陶克婉要好的小伙伴座位又太远,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在陶克婉着急的时候,坐在陶克婉后座的尤加利把剪刀和胶水借给了陶克婉,助陶克婉成功完成了手工,并再一次被美术老师当做模范作品。
下课的时候,陶克婉和尤加利说了句‘谢谢’。其实借剪刀的时候,每从尤加利的手上拿过剪刀的把手,陶克婉就会说一句‘谢谢’,尤加利再说一句‘不客气’。陶克婉天然是受人宠爱的孩子,有来有往之间,很快就能与别人熟识,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就在尤加利范本的回复里冻结了,陶克婉像是在和尤加利做一种中文语言的练习,类比英文的语言练习一样,“How are you ?”之后必须会接一句“I 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尽管尤加利留着比小男孩长一点点的头发,尽管稍不留意她就会被粗心的大人当做小男孩。尤加利不是长发,她不梳辫子,社会特许的小女孩的娇嗔和刁蛮,她没有;尤加利五官柔和,举止娴静,社会纵容的小男孩的野蛮和自负,她也没有。五年级的尤加利外表上不带丁点的攻击性,在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王国里,一点孤僻就被混淆成柔弱。柔弱是一碰就碎的薄壳,尤加利的薄壳下,是整块的坚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