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完了,谈恋爱的事情让义父知道了——那就去扒义父的感情史!
-----正文-----
1.觐见
戎策养成了鸡鸣天亮就起床的习惯,何况昨日杨幼清还罚他早起练刀。但杨幼清刀子嘴豆腐心,怎么舍得奔波了一个月的小孩睡眠不足,见人醒了便蛮横地按住戎策脑袋,不许他起身。“折腾什么,还以为自己十几岁?”
“您都三十多了,”戎策嘟囔一句,被捏了耳朵。
自从杨幼清生魂归位互诉衷肠之后,他们聚少离多,难得在家睡个安稳觉,戎策也心安理得将头枕在师父胳膊上,抱着人的腰继续去会周公。
孟兆宁大早上没听见动静以为他们早起回了伏灵司,想起有几本书放在东厢房,便推门而入,映入眼帘就是拥在一起的两人,霎时间气上心头满脸涨红,指着这二人愤怒到说不出话。
“义父!”戎策蹭一声爬起来,睡意一扫而空,眼中满是慌乱。
孟兆宁指着他嘴唇动了动,半晌才说:“造孽……造孽啊。杨幼清,你跟我出来。”
杨幼清瞥了一眼抓住自己衣角的小孩,握住他的手轻轻拿下去,低声道:“没事。”他话是这样说,但神色严肃,也知道孟兆宁是真的动了怒,在劫难逃。“阿策,你今天不是要去求太子殿下?马上要到晌午,快去准备。”
戎策撇撇嘴下了床,杨幼清也迅速穿戴整齐走到敞开门等候他的书房。
孟兆宁坐在书桌后的红木椅上,手中端着一杯茶,放到嘴边又放下,思索良久才问道:“为什么是阿策?你看着他长大的。”
“正是因为我看着他长大,才不会将他让给其他人,”杨幼清一手背在身后,沉着冷静望向孟兆宁,其实心里一直打着鼓,十分没底他到底什么态度“我倾囊相授,为护住他无数次拿命相搏。您说,把这个故事讲给寻常人家的姑娘听,谁会愿意嫁给我?她的郎君心里只有徒弟,她的郎君会在危机关头先去救徒弟。”
“阿策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
“他今年二十六岁,您觉得,他是没长大,还是根本不愿离开?更何况,我的身份不适合娶妻。”
孟兆宁在那一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岁,他欲言又止几次,方才说道:“你,你知道阿策是岳王,那你告诉他你的出身了吗?”
“尚未。经过叶宇起兵一事,我决定放下,无论是申冤还是翻案,都是劳民伤财。不如就让往事沉寂在历史中,百年后面对先祖,骂名由我独扛。我只想以杨幼清的身份,尽己所能,护阿策周全,让他平安幸福,安稳一生。”
“可是,可是……”
自戎策从北境回来,杨幼清便想方设法用训练和任务填满他的生活,或者说,在设局引他,让小家伙患得患失。但是时间久了,杨幼清明白了,他可以接受戎策身边没有人,但如果有则必须是自己。
“曾经我以为,我可以给他讲刀法,带他斩妖魔,走遍北朔的大好河山,直到百年终老依然师徒想称,我认命了。直到死过翻生,才发现他对我存着同样的心思,他也想与我共度一生,我便决定此生不再放手——无论世人如何看待。”
“他是二品亲王,只因天煞孤星的命格被驱逐冷落,但是他不会做一辈子戎策。陛下若是要他迎娶王妃,你想过要如何是好?”
“我会带走他,”杨幼清眼中闪过冷冷的光,那一刻的决绝真实又露骨,“天涯海角,何处不为家?”
孟兆宁忽然一拍桌子:“我不许!你知不知道世人如何看龙阳之癖?你这个身份是浮萍孤舟、无牵无挂,但是阿策还有父母还有兄弟,他不可能跟你一起浪迹天涯。不许!”
“十一岁那年,您将我捡回来,我视您如兄如父。但是这件事情,恕难从命。”
“杨幼清!”
戎策忧心忡忡走在宫城之中,他这是第一次从正门走进来,穿着佐陵卫的衣服,挂着佐陵卫的腰牌,明面上看,是太子诏他来询问叶宇谋反一事的详情。今早让义父察觉他和师父的事情,使他魂不守舍,差点撞到泰明殿前的石狮子。
小太监喊了他两声他才回过神来,一抬头,石狮子口中的铜球反射出他迷茫的模样。
他的手竟然放在铜球上面,而他对这个动作毫无记忆。更何况他知道这是相由的九颗蛇头之一,拿下来就能火烧泰明殿。紧接着他耳朵后面的伤疤爆发出一阵刺痛,戎策一歪脖子后退两三步。
小太监急忙上来察看,戎策摆摆手说无事,让他继续带路。
东宫守卫森严,侍卫长张禄涛亲自来迎接,将他领到一间偏室,里面只有叶煦州一人。戎策不知他的用意,但还是鞠躬行礼:“太子哥哥。”
“你我兄弟谈话,不必拘谨,坐吧,”叶煦州坐到棋盘一侧的椅子上,棋盘上摆着六枚棋子,看样子是刚刚开始下,却不见棋手在何处,“昨日夜里父皇与我讨论棋局,忘了收。”
戎策规规矩矩坐下,他一点围棋都不懂,也不知如何评价,干脆沉默。叶煦州见他一副乖巧样子反而笑了,问道:“在你的记忆里,我是什么样子?”
“很严格,常鞭策几位皇弟。”戎策挑了几个好词罗列,其实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童年时,叶煦州骂他一滩烂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变为杀人利器。之后戎策跟着他去了战场,真正把自己磨成先锋营杀敌最多最快的小将军,叶煦州对他的态度才有所缓和。
他这个哥哥,倒有些像是望子成龙的大家长。
“你二哥呢?”
戎策抿了下嘴唇,极其不自然地慢吞吞说道:“二哥天资聪颖,广交朋友,对政事也十分热心。霖州在他的治理之下,水稻亩产翻倍,玉石手艺也养活了不少百姓。”
“你知道三州十六城百姓联名上书,请求陛下责罚叶斋偷工减料建造大坝的事情吗?他们拿出了厚厚一本的证据,从选址测量到强抢劳工,一一罗列,只是递交京城的途中被叶斋派禁军拦下,但父皇还是知道了。”
戎策摇摇头,问道:“父皇如何处置的?”
“他派了佐陵卫去查,但是佐陵卫找借口推却,父皇大怒,称为何天子脚下,却无一人听天子调遣。”
戎策很早就猜到,叶斋左手握着佐陵卫、右手掌着禁军,迟早会因为势力过大而被叶南坤连根拔起。早先有叶宇和他母妃氏族的势力抗争,现在叶宇倒台,朝臣一边倒地划清界限,反倒让叶斋狂妄起来,忘记了收敛锋芒。
他的太子哥哥一向不喜欢权斗、不拉拢朝臣,叶斋自以为能够从此掌握半壁江山,却忽略了他只是一个二品亲王,忽略了陛下从未正眼看过他。
“太子哥哥的意思我没明白。”
叶煦州望向他,说道:“你处在局势之外,反倒轻松。这次看起来是叶宇被关入天牢,实际上,叶斋也失势——他本是一个聪明到斡旋官场,名利双收的人,奈何路子不正。”
“太子哥哥说的是。”
“你这次来,是为了给叶宇求情吧。”
戎策闻言起身,撩起黑袍下摆双膝一弯,端正跪在叶煦州面前,诚恳说道:“叶宇是被人蒙蔽,被人要挟才会犯下如此大错。他虽然害千百士兵丢了性命,但这不是他所想,也不是他所愿。冤有头债有主,叶宇不过是被人做了傀儡。他所求,不过是民生二字。”
“你的意思是,经他这一闹,官吏知道检点不敢贪污腐败,还是件好事?”
戎策赶忙摇头:“臣弟不敢出此狂言,只是……手足情深罢了。”
“你倒是重情重义,”叶煦州扶着他胳膊让他起身,“此事我会和父皇说,至于到底如何处置,还要看父皇的意思。”
“十一弟,看你谈笑风生的样子,当是从那件事里走出来了,”南绎七王爷曾皖搂着他的亲弟走在皇城的街头,身后两排二十四个侍卫紧紧跟随,引来不少目光,“今天我请你去咱京城最好吃的南洋酒楼。”
曾皓不习惯这样的阵仗,但还是摆出副笑容轻摇折扇:“京城这些有趣的事物,还是七哥知道得多。”
说着他们走到一处没有挂牌匾的酒肆,从中传来阵阵酒香,曾皖忍不住啧啧称奇:“这条街上何时有这样的醇香,前浓后酱,烈性十足,定与平日里的清淡瓷瓶酒大不相同。走走走,尝尝去。”
曾皓来不及表态就被他拉了进去,听他七哥吆喝来小二,要一间最好的雅座。小二一哆嗦,说道:“我们这是小本经营,唯一的雅座已经被一位公子包了,您要不看看别家?”
“我看是谁敢抢我的地盘?”曾皖一把推开小二径直走到二楼的梨花木门前,一脚踹开门,不由得讥笑一声,“原来是打了败仗的五哥啊,听说你们被南蛮的骑兵抢走了整整三个月的粮食?”
曾皓忍不住扯曾皖的袖子,低声提醒道:“有客人。”
客人应声回过头来,皮肤黝黑身上穿着蓝色条纹和少数民族服饰,手腕处挂着两个带铃铛的银环,这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他便是曾皖脱口而出的“南蛮”,不过这称呼太过刺耳,好似他们称南绎的汉人为“白脸猴子”。
曾皖没有半点尴尬之色,在他看来,西南边境沙漠的少数民族就是尚未开化的野人,只知道打打杀杀:“怎么,这是在议和?你们私下见面,父王知道吗?”
曾逊一脸歉意起身,说道:“并非是议和,只是偶然在京城遇到,聊一聊天罢了。只不过巧得很,这位就是银铃部落的大长老,当初劫粮的打着银铃部落的旗号,可实际上,他们向往和平,从未出兵。”
“你这是什么意思?”曾皖听出他话里有话,气不打一处来,也不管曾皓如何拽他,上前一步就抓住曾逊的领子质问。
曾逊处乱不惊,但每个字都说在他心坎上:“那些所谓沙漠部落的人,用的却是朝廷官制的兵器。七弟,我记得你在南边有两支骑兵队。”
“你他妈血口喷人!”曾皖扬手要打他,被曾皓死死抱住胳膊,最后作罢,气愤说道,“老子一定会跟你算清楚这笔账。”
2.野外
一直到立秋,伏灵司都没有继续忙起来,每日不是抓小鬼就是到各处去给在内乱中立功的妖怪去掉伏灵咒枷,和游山玩水没什么两样。
戎策连着一个月没敢回家,他怕义父喊他去训话,拆散他与杨幼清。杨幼清跟他说过几次无事,就算怪罪下来也会尽全力护住他,戎策还是心惊胆战不肯回去,偶尔去帝泽山接妹妹,到了城门口又扯个谎跑回伏灵司。
老师还口口声声说无事,他不是也一个月没敢离开伏灵司。
京城一日三变,叶宇的谋逆已经成了旧闻,人们开始关注秋收,关注储存过冬的粮食,少有人还记得曾经有个想为旧友翻案的王爷,偶尔一提,也只是说可怜东南首富郭家,竟然被人抄了。
叶宇的和离书起效,郭家没有一人死伤,只不过流落街头。反倒是昭王府男丁充军、女丁发配,小儿入宫做书童和宫女。叶煦州尽了全力,也只是保住了叶宇的一条命,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成了瞎子,还要在天牢度过余生数十载。
戎策忽然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不错。他把手放到杨幼清的胳膊上,后者抬腿踹过来:“让你看的书看完了?”
“啊,什么书?”戎策本瘫坐在椅子上,瞬间挺起身,“您没布置作业啊。”
“现在有了,”杨幼清从书架上随手摸了一本扔过去,眼睛仍是紧紧盯着手中的公文,“看吧。”戎策接过来塞怀里,探头去看杨幼清手中的文件,又被师父一巴掌推开。
“我看见了,您在查我从未见过的舅妈,”戎策不依不挠靠过去,四下无人便肆无忌惮搂住杨幼清的脖子,“‘戎策’之所以能在孟家被人喊小少爷,就是因为义父在未婚妻离世之后誓不再娶,所以无人会跟我争家产。”
杨幼清嫌热,伸手拍他肩膀:“你在意孟府那一亩三分地?不足龙都岳王府的花园大。阿策,我觉得你义父隐瞒了一些事情,有没有兴趣陪我去溯州走一趟?正好有几个失魂症的案子。”
“就咱们两个人?”戎策不知为何忽然兴奋起来,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好啊好啊!”
戎策心心念念的二人之旅,在进入溯州的时候就变成了浩浩荡荡的团队。孟瑞安一向喜欢这个外甥,可戎策每次都是带着任务来,没能游玩尽兴,他觉得亏待了,于是这次大张旗鼓迎接。
杨幼清脸上笑意多了几分,尤其是晚宴上,戎策窘迫地跟那些根本不认识的官员喝酒的时候,他一边夹菜一边说几句挡酒的话。他不怕戎策喝多,这小孩不容易醉,不过今次有些意外,大概是溯州的酒烈,没喝几杯小孩就喊头疼,都快把脑袋钻进他怀里。
他不能让戎策在这些人面前撒酒疯。孟瑞安本想数落戎策酒量小,被夫人一瞪眼硬生生将那些话缩了回去,让下人领他们去客房休息,杨幼清急忙道谢,扶着他走了,身后是孟夫人在念叨“喝酒伤肝”。
差点忘了她是张裕来的姑姑,太医世家。
戎策醉得蹊跷,平日里他最多是说胡话,从来不会头疼,而现在趴在床上扑腾着,嘴里嚷嚷:“快要炸开了一般……老师您抱我。”
杨幼清一时分不清他是真的难受还是故意装病以获得肢体安慰。但是他还是照做了,将戎策的头放在自己大腿上,双手抓住小家伙的手腕,抬起来亲指节:“你最近身体变差了,回去以后加练。”
戎策哼唧两声不动弹了,但是眉头紧皱,额头几乎暴出青筋。杨幼清神色也越来越紧张,他注意到阿策最近的不对劲,尤其是耳后的伤疤时不时疼上许久,严重的时候刀都拿不稳。
“阿策,你回去之后,让张太医给你查一下身体。”
“好,老师,听您的。”
第二日,溯州暗桩送来了失魂症病人的报告,有些是木讷,有些是疯癫,有的一两天就恢复如初,有的七八天后撒手人寰。少数的案子中有提一句,病人被剪了一缕头发。戎策越看越眼熟,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悄悄望向杨幼清。
后者注意到他的目光,头也不抬说道:“不会是沈景文,他用了沈家三少爷的身份,长居森州和青沙道,不可能十余年来,每个月跑到溯州做一次案。更何况,他正在寻找青丘族人。”
“这人也真够点背,若不是他最近作案越发频繁,我们又因为得知狐狸精摄魂一事加强了戒备,怕是再过十年也挖不出他来,”戎策看他师父忽然不语,便凑过去看他手上的资料,“几个病人有联系?”
杨幼清摇摇头,将资料放在桌上,拿起桌边的苍锋:“跟我出去。”
戎策稀里糊涂跟他出了门,骑着马一路来到了溯州海边的一座小村落,那里有一百余户渔家,因没了海盗年轻力壮的男女纷纷出海打鱼,留下的只有老人、孩子,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伤患。
这个村子的名字在资料上出现过,曾经有四五人得了失魂症,但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反倒不如隔壁镇上隔一天疯一个有意思。不过杨幼清来这自有他的道理,戎策四处打量着,直到杨幼清喊他敲门。
这是一座破得不能再破的屋子,里面传来一阵阵的劣质药草和柴火气味,刺鼻难闻。戎策听他师父的话上前敲门,半晌门吱呀一声开了,是一个头发花白几乎掉光牙齿的老人。
杨幼清问道:“您认识丰夏吗?”
丰夏这个名字,戎策特别熟悉。他没见过这个人,但是在孟家的家谱上,孟兆宁旁边有一行被划掉的名字。丰夏是他从未谋面的舅妈,戎策听说她和舅舅家境悬殊,但未曾想过,是这样的悬殊。
就是丰夏是个贫穷人家的姑娘,她去世后,舅舅也应该接济这一家才对。
戎策曾经偶然得知舅舅在溯州府城给他们家置办了一处院子,但是常年空着,谁也不知丰夏的父母去了何方。舅舅好似是故意不提,故意不去寻找,戎策本以为,是找不到。
“一会儿看我的眼色行事,”杨幼清在进屋的时候低声对戎策说道,“无论发生什么只管说是。”戎策不解,杨幼清揉一下他的后脑勺:“都说外甥像舅。”
等到屋中病榻上脸色苍白的女人伸手想要触碰他,嘴里喊着“兆宁”的时候,戎策明白了杨幼清的用意。老师今早故意要他穿孟兆宁年轻时的旧衣服,故意让他把头发梳成马尾,都是为了这一刻。
外甥像舅,但是戎策不过长在皇后膝下,又没有真的血缘关系——大概是这个女人病入膏肓,看不清了吧。
她不是病入膏肓,戎策仔细观察片刻才发现,她也被吸取了魂魄,眼里满是疯疯癫癫,瞳孔溃散没有一丝生气。戎策回头望向师父,杨幼清轻轻推他,让他走到女人身边。
那女人猛然抓住他的手,力气大道戎策一咬牙。
杨幼清换了副温柔和蔼的语气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丰……夏。”她说罢再度用力,戎策疼得呲牙咧嘴,却必须尽力保持微笑,以便杨幼清能够继续套话。他从进门的时候就猜,丰夏其实没死,但是为何她会失魂,为何会住在这里,义父知不知道此事?
杨幼清手中握着的暗桩是获取情报的利器,他甚至比护方司都更灵敏,费了些许功夫便找到了丰夏的住处:“你为什么躲在这里?让兆宁带你回京城好不好?”
戎策即便和杨幼清互通心意,也未曾听老师这样柔和的语气,像是哄小孩子一般,他心里竟然泛起一阵醋意,不过马上就被脑海中无数的问题挤走。丰夏却很吃这一套,说话也流利了不少:“看病,没钱,卖了房子。京城不好,京城有坏人。”
“让兆宁和你拜堂,好不好?”
丰夏猛然摇头,说道:“不行,不能害了兆宁,他要当官的。”
“老师……”戎策顺着脏兮兮的被褥望进去,忽然一怔,接着低声唤道,“老师,我知道为何舅舅不能娶她了。”
杨幼清没有接他的话,只是从背后扶住他的腰以示安抚,接着说道:“为什么不去找兆宁呢?”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说着她竟然低声呜咽起来,顺势松了手捂住脸,蜷缩在被子里。戎策这才有机会逃脱,后撤一步,忽然有些可怜她。杨幼清摇摇头叹了口气,牵起戎策的手腕向外走。
直到他们远离这间屋子,杨幼清才说:“你看见了,他是个男人。”
“所以,他说不能耽误舅舅的前程,”戎策将手腕挣脱出来,再和杨幼清十指相扣,“那天舅舅是不是也这样和你说的?我是二品亲王,我掌管着岳州,我是陛下的亲生子。”
杨幼清用拇指摩挲他的手背,说道:“他怕重蹈覆辙,怕阴阳两隔。”
“不会的,我们不会。若老师跑丢了,无论是天涯海角,上穷碧落下黄泉,我都要将你找回来。我做不出孑然一身,孤独终老这样的事情。”
杨幼清笑他可爱,抬手捏捏他下巴:“丰夏失魂的时间在‘死’之后,说明他当年是逃离了京城,杳无音信。而你舅舅则真的认为他命丧黄泉,否则,重情重义如他,早就扔了佐陵卫的担子,来溯州陪他了。能为一故人不再嫁娶,他也是用情至极。”
“重感情是家传,”戎策抬头,“当年发生了什么?”
杨幼清笑了一声:“那年我不过五六岁,我能知道?只不过这次机缘巧合,我能借失魂症查出丰夏的事情。可惜了,他丢失部分魂魄之后,还记得孟兆宁,还记得他们未完成的婚约,因此误以为自己是女人。”
“可惜?”戎策听出了另一层意思,“您想和我拜堂吗?”
“脑袋瓜子里想什么!”杨幼清推他一把,“这件事不能瞒着,你回去写信告诉你舅舅。”
戎策急忙点头,但是思绪忽然飘出去,飘到一间大红布装饰的礼堂,没有高朋满座,没有美食佳肴,只有身穿红衣的杨幼清笑着望向他。他师父整日不是黑色的制服就是素白的长袍,从未见他穿过红色。
“阿策,”杨幼清看他走神掰他脑袋,“你看。”
戎策回过神来急忙看向杨幼清所指的方向,瞬时一愣:“沈景文?”
不远处的沈景文自然也注意到了靠在一起的两个男人,视线下移些许,戎策急忙将手从杨幼清的指尖抽离。他看见却没说什么,如同当初发现戎策身份也没有说出去一般,丝毫不关心自己之外的任何事情。
“沈三少爷怎么跑到溯州来了?”戎策凑过去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沈景文抬手作揖,说道:“听到了些许风声。二位面前我就不隐瞒了,这件事的确是青丘狐所为,应当是提前苏醒的某一只。只不过他作案没有任何的规律,只是在附近的几个村落徘徊。”
“我们至少知道,”杨幼清打断他,“他不小于三十岁,定居在此二十年,而且体力不会太差,不少的受害人都是壮年男子。他截发,但是并不按阳寿来寻找猎物,更像是肆意而为。”
戎策耸耸肩膀:“疯子呗。”
3.狐仙
孟兆宁收到信的第一刻就往溯州赶,连夜来到渔村,看见坐在村口石头上等待的人,倒是没有因戎策枕着杨幼清的肩膀打瞌睡而生气。杨幼清见他来了,轻轻推了推戎策的脑袋,小家伙即便困到不行也立刻醒过来。
“他在哪?”
“左手第七家,我们昨天下午给屋子安了挡风的竹排,”戎策揉了揉眼睛,“舅舅,您得做点心理准备,他情况不是特别好。”
孟兆宁健步如飞:“二十六年前的秋天,他走了。有人说是佐陵卫暗杀了他,我就从户部辞官,加入佐陵卫。翻遍了所有的档案,都没有找到他的名字。你们……你们是如何找到的?”
“他被青丘狐吃了部分魂魄,”杨幼清没有隐瞒,他见到孟兆宁脚步一顿,接着又恢复极快的步伐,“他是最早一批的受害者,因为看病不得不卖掉溯州的宅子。他的老母亲怕人追杀,隐姓埋名住在这里——指挥使大人。”
杨幼清话中的意思,孟兆宁如何听不出,到底是他一手养大的孩子。杨幼清在告诉他,如果为了阿策的未来而退让,他们的结局也会是今天这般,苦苦寻找数十载,相见青丝变白发,才发觉错过了光阴。
他会痛苦,阿策会更痛苦。世上从未有一别两宽,各自欢喜的结局。
孟兆宁回头看了一眼杨幼清,又看了一眼戎策,说道:“你们不必跟着我了。”
杨幼清微微一笑谢过,堂而皇之牵起戎策的手,紧紧握住。
戎策耳尖蹿红,忽然间耳朵后面的伤疤又是一痛,不由得歪头弯腰。杨幼清眼疾手快扶住他,低声问道:“怎么了?”
“没事没事,可能是着凉了。”戎策摆摆手,抬头看到孟兆宁从屋中出来,满脸惊慌地东张西望,“舅舅,人不在?”
杨幼清忽然道:“沈景文。”
“您什么意思?”戎策摸不着头脑,只见杨幼清从怀中摸出一道符点了,“您现在是不是逮着人就在他身上下追踪的符啊?小白他哥哥总共没多少东西都让您偷偷学了去,您小心损阳寿啊。”
杨幼清没时间和他废话,踹他一脚然后朝着西北方跑去,戎策扫了扫膝盖上的灰尘紧跟其后,接着是孟兆宁,知天命之年腿脚不如以前利索,但也没有掉队多少。
穿过一片黑不见光的树林之时,杨幼清忽然停下,戎策没刹住直接撞到他背上,脑袋嗡的一声:“老师您——您就不能知会一声。”杨幼清尚未回应,之间林中忽然飞起一排飞鸟,围成一圈翱翔,将这三人围在中间。
“符失效了。”
“您是被沈三少爷给反将一军,”戎策抬头看着那群鸟,嘀咕道,“这是在干什么,也不扑下来打一架?”
孟兆宁望了一眼,他跑得头昏眼花,费了些时间才看清楚:“应该是标记,早些年用的比较多,需要对动物有极强的把控,否则会激发野性,适得其反。它们在给人引路。”
“给谁?”戎策话音未落忽然被人从侧边扑倒。他下意识抽出血刺砍过去,那人灵活躲开,双手在地上一撑敏捷如一只野兽一般跳到他后方,再度扑过来。戎策在黑夜中看不真切,好在杨幼清判断对了方向,苍锋一扫将那人掀翻在地。
戎策爬起来晃了晃身子,总算适应了黑暗,能看出勉强的轮廓。这个人身材娇小,但明显是男性,而且身后的有晃动的尾巴——青丘狐。“敢欺负到小爷头上来?”戎策蹬地跳起,三次连招逼得狐狸精连连后退。
杨幼清和他配合默契挡住了狐狸精的退路,但是那妖怪似乎并不把他放眼里,紧紧追着戎策,竟又跳过去,伸出爪子。
“妈的,我还没吃过狐狸肉。”戎策说了句脏话才意识到义父在身边看着他,急忙住了嘴,手腕一转刀尖冲着狐狸精的下巴刺去,在他的脖子上划出一道三寸长的小伤痕。
杨幼清挥刀去砍,却听孟兆宁高喊一声:“停下!”他来不及收手,只能偏了刀锋,划破妖怪的半边袖子。
月光终于穿透了乌云,孟兆宁愣愣看着夜幕中半蹲在石头上的妖怪,下一刻一个健步冲出去。
“他怎么会是,”戎策也有些惊讶,本能地想要拦住奔上去的孟兆宁,却没有拉住,只得退到杨幼清身边低声呢喃,“他为什么要杀我?”杨幼清替他将血刺收回背后的刀鞘,再把碎发顺到耳后。
-----